资料标签:
资料类别:学案
教材版本:人教版





一、原子半径
1.原子半径的种类(根据原子之间的作用力不同,将原子半径分为共价半径、金属半径、范德华半径)
(1)共价半径:同种元素的两个原子以共价单键结合时,它们核间距的一半即是该原子的共价半径。
(2)金属半径:金属单质的晶体中,两个最相邻的金属原子核间距的一半即是该金属原子的金属半径。
(3)范德华半径:稀有气体原子之间以范德华力相互接近,低温下稀有气体单质在以晶体存在时,两个相邻原子核间距的一半即是范德华半径。
2.影响原子半径大小的因素:核电荷数:能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能层数:能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
3.影响方式:
注:因为稀有气体元素与其他元素的原子半径的判定依据不同,一般不将其原子半径与其他原子的半径相比较。
3.微粒半径大小比较
①同种元素的微粒:阴离子>原子>阳离子;低价离子>高价离子。
②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一般情况下);特例:碱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比其下一周期的大多数非碱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要大。
③电子层数相同时,原子序数越小,半径越大,即“序小径大”。
【名师点拨】比较微粒半径的一般思路
(1)“一层”:先看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微粒半径一般越大。
(2)“二核”:若电子层数相同则看核电荷数,核电荷数越大,微粒半径越小。
(3)“三电子”:若电子层数、核电荷数均相同,则看核外电子数,电子数多的半径大。
【思考与讨论p23】参考答案:
(1)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子能层数逐渐增多,虽然核电荷数增大,但电子的能层数成为影响原子半径的主要因素,所以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2)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电子能层数不变,,但随着核电荷数增大,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作用增大,从而使原子半径逐渐减小。